第03版:综合 2025年08月20日

向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记者 古扎丽·阿布都热西提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在地区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医务工作者,他们或是跨越千里的援疆专家,或是坚守一线的科室骨干,他们用专业与奉献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医者仁心的力量。

  

  千里驰援:

  把技术留在边疆的神经内科专家

  ▼

  “把先进技术带过来,把本地医生带起来,这是我来阿勒泰的初心。”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援疆专家袁齐宏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于2000年7月参加工作的他,带着二十余年的临床经验与技术沉淀,于2023年5月跨越千里来到阿勒泰,成为这片土地上医疗帮扶的“播种者”。

  援疆工作的日子里,袁齐宏不仅承担着日常诊疗任务,还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传帮带”上。他在查房时耐心分析病例,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分享给本地同事。他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本地医疗力量强起来,才能真正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从繁华都市到边疆医院,环境在变,对医学的敬畏、对患者的责任从未改变。袁齐宏用脚步丈量着援疆之路,用专业与奉献架起了跨越千里的健康桥梁,让边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幕后守护:

  手术台上的“安全卫士”

  ▼

  “麻醉不是‘打一针就完了’,而是从术前评估到术中监护,再到术后苏醒,全程守护患者的安全。”地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李迎辉说。于2001年12月参加工作的她,二十多年来始终坚守在手术台旁“隐形战场”上。

  麻醉科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幕后保障”,李迎辉和同事们每天要面对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患者,从复杂的大手术到简单的门诊操作,每一次麻醉都需要精准判断、细致操作。她常说:“患者把生命交给我们,哪怕是万分之一的风险,也要尽全力规避。”

  手术室外,家属的焦灼与期待;手术室内,她紧盯监护仪上的每一个数据,随时调整麻醉方案。在无影灯下,李迎辉用专业与专注,为患者编织起一道无形的安全防线。

  

  精准“侦察”:

  B超室里的健康解码者

  ▼

  “探头下的图像里藏着健康的密码,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地区人民医院功能科(B超室)副主任医师李玉玲手持探头,目光专注地盯着屏幕。于2007年7月参加工作的她,十八年来用一双“火眼金睛”,在方寸屏幕间探寻疾病的踪迹。

  B超检查是临床诊断的“侦察兵”,无论是孕妇的产前筛查,还是内脏器官的病变排查,李玉玲都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检查。她会耐心安抚紧张的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检查结果,让冰冷的仪器充满温度。

  “每次通过图像为诊断提供依据,都是对患者生命负责。”李玉玲说。在小小的检查室里,她用日复一日的坚守,把探头化作守护健康的“利器”,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从援疆专家的千里驰援,到麻醉科的幕后守护,再到B超室的精准“侦察”,阿勒泰地区的医务工作者们以生命守护生命,用爱心传递温暖。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向所有默默奉献的白衣天使道一声:“节日快乐!感谢有你!”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中共阿勒泰地区委员会主办| 声明: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906-2315631| 投稿邮箱:aletaibao@126.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5-0018| 邮发代号:5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