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古丽娜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吉木乃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吉木乃农业试验区<边合区>”)正以“向西开放”为支点,撬动内陆沿边开放新格局。作为我国西北沿边开放的重要门户,吉木乃农业试验区(边合区)依托政策叠加优势、地缘枢纽功能及产业集群布局,正逐步探索着一条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吉木乃农业试验区(边合区)从成立到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得益于国家战略的持续赋能。自2011年获批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以来,其功能定位不断升级:从最初的能源资源开发、加工制造,到如今叠加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验区等政策平台,吉木乃农业试验区(边合区)已成为新疆深化国际合作的政策“高地”。2024年3月,吉木乃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正式揭牌,其战略定位直指“国际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和“农业国际合作先行区”。这一系列政策红利的释放,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沿边开放的重视,更凸显了吉木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在基础设施与产业集群“双轮驱动”下,吉木乃农业试验区(边合区)从“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这是吉木乃农业试验区(边合区)突破内陆沿边开放瓶颈的核心路径。几年来,国际商贸城、边民互市贸易市场、饲草料进口储备库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投运,为跨境贸易和加工制造提供了硬件支撑。同时,吉木乃农业试验区(边合区)依托境内外资源禀赋,重点布局能源资源开发、农产品加工、国际物流等产业,推动形成“加工在边境、市场在国内其他省份、辐射到中亚”的产业链条。
西北沿边地区开放面临物流成本高、产业配套弱等挑战,吉木乃农业试验区(边合区)以机制创新破局。一方面,吉木乃农业试验区(边合区)管委会通过“助企服务不停歇”行动,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扶持方案,推动产业集群效应显现;另一方面,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为指引,将吉木乃纳入新疆“口岸经济带”规划,通过优化海关监管、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
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在阿勒泰调研时强调,要在扩大高水平开放、打造内陆沿边开放高地上展现更大作为,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升口岸、边境合作区等平台载体能级,积极探索提升开放合作质效的方法路径,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打开发展新天地。吉木乃县委书记李林飞表示,将以对外开放开辟高质量发展新空间,通过深化与中亚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扩大跨境服务贸易等举措,推动吉木乃农业试验区(边合区)从“开放前沿”迈向“开放高地”。
从“内陆边陲”到“开放前沿”,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历史机遇下,吉木乃农业试验区(边合区)正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姿态,书写内陆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提供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