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董世菊)近日,记者从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地区接待游客1846.64万人次,同比增长30.25%;实现旅游收入163.41亿元,同比增长35.28%。
特色活动多点开花。7月9日,在阿勒泰戈宝红麻花海景区,一朵朵小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来自江西的游客付慧欣正在体验采茶。她说:“这里充满浪漫气息,粉紫色的花儿与满园的茶香令我心旷神怡。”
阿勒泰戈宝红麻花海景区负责人邹伟森说:“今年的戈宝红麻花开得特别好,每到周末,都会有各地游客前来游玩。”
据了解,上半年,地区不断丰富旅游市场供给,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根据本地特色、市场需求,精心策划各类主题活动。 第六届戈宝红麻花海文化旅游活动、“后备箱集市”、青河县举办的狼山篝火节、吉克普林滑雪场开行的夏季观光缆车等吸引了众多疆内外游客。
新兴“候鸟人”成常态。入夏以来,前来阿勒泰避暑的游客逐渐增多,其中大部分游客已连续几年选择来阿勒泰避暑,待天气转凉后再回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他们就像“候鸟”一样因季节变化而周期性迁移,因此被称为“候鸟人”。
湖北游客王俊夫妇已连续3年来阿避暑。“我们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每年都要来消夏、赏景、品美食。”王俊说。
近年来,地区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候鸟人”。
旅游服务日益优化。喀纳斯景区区间车实行公交化运营,在喀纳斯新村、禾木村投放120辆电瓶车;推广“小份量、多样化、有特色”的新餐标,喀纳斯和禾木景区50%的餐饮店推出“小份菜”“套餐”……一系列便民举措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让大家享受一趟“放心、安心、暖心”的旅程。
7月10日,记者走访阿勒泰多个旅游景点,从制定周到的游客接待方案,到百问不厌的现场咨询,大到参观路线,小到如厕休憩,“以人为本”已成为各景区(景点)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为游客着想、为游客服务成为越来越多旅游从业人员的自觉行动,让游客在阿勒泰找到归属感,获得深度体验感。
今年以来,地区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围绕自治区“三大问题整治、六大专项”提升要求,制定《阿勒泰地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实施方案》,持续推动“旅游+”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旅游名片,坚持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让游客乘兴而来、感动而归,吸引更多游客来到阿勒泰、爱上阿勒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