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 2024年06月04日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共建共创美好未来

  (上接第一版)

  共同促进民族交融,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阿尼帕·阿力马洪抚养4个民族19个儿女,用爱撑起多民族大家庭;“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旺源集团董事长陈钢粮使骆驼从“沙漠之舟”变成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之舟”“致富之舟”,成为了草原牧民致富的领路人;集中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户儿家”文化(“户儿家”始于1861年,已有百年历史,是指当时从甘肃、陕西、山西一带迁徙至新疆阿勒泰市红墩镇阔克萨孜村一带的40多户汉族农民。“户儿家”是哈萨克族牧民对这40多户汉族人家特有的称呼,又被称为“老四十户”)成为阿勒泰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团结典型。阿勒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同甘共苦,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共同推动繁荣发展,筑牢了各族人民命运与共的时代担当。阿勒泰地区已创建自治区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46家,荣获自治区级以上民族团结模范集体56个、民族团结模范个人99人。打造可可托海干部学院、白桦林景区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主题公园34个,率先设立地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心。阿勒泰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唇齿相依,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成为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

  

  有形有感有效持续推进探索实践

  回顾过往,阿勒泰的历史演进就是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面对未来,我们将在有形有感有效上持续发力,引领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贡献阿勒泰力量。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打造团结奋进阿勒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基层宣传到位、民族工作在基层落实到位。

  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人心归聚阿勒泰。始终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进“五个认同”。立足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视角,持续挖掘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布尔津中苏航运纪念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团结、军民互助、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领域典型人物和故事,进一步织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

  依法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打造平安法治阿勒泰。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持依法化解风险隐患,不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安全保障。坚持把依法治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保持依法严打高压态势不动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机制,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繁荣发展阿勒泰。以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为指导,锚定自治区党委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加快绿色矿业、旅游等产业和口岸经济发展,全力申创中国阿尔泰区域(阿勒泰)国际先导区,举办环阿尔泰山运动会、环阿尔泰山国际合作论坛,持续巩固各族人民繁荣富裕、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着力建设各族群众美好生态家园,打造美丽宜居阿勒泰。立足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加强森林、草原、湿地、水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构筑生态安全格局。同时,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生态之基。

  积极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打造和谐幸福阿勒泰。全面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旅游促进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将“滑雪骑马踢足球”“青少年心向北京工程”作为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载体。持续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力度,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持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及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深入挖掘、培育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不断优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共建共创美好未来。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中共阿勒泰地区委员会主办| 声明: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906-2315631| 投稿邮箱:aletaibao@126.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5-0018| 邮发代号:5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