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3年12月07日

地区1.28亿元活畜 抵押贷款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 胡俊秀 通讯员 张川兰)“我用30头牛作抵押,很快就拿到了50万元贷款,而且利息还低。”12月2日,布尔津县杜来提乡桑梓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新平对“活畜抵押贷”信贷政策赞不绝口。

  为助力乡村振兴,中国人民银行阿勒泰地区分行于2022年出台《阿勒泰地区开展活畜抵押贷款指导意见》,2023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活畜抵押贷款工作的通知》,鼓励银行机构通过引入科技力量加强贷款监管等措施健全活畜抵押贷款风险防控机制,推动活畜抵押贷款发放。

  “目前,地区已形成‘银行机构+第三方科技公司+农业养殖主体+农业农村部门+保险机构’多方协作模式。农业养殖合作社将已抵押的活畜在保险机构购买政策性保险,由银行机构会同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备案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对资产进行有效登记。”中国人民银行阿勒泰地区分行副行长叶晓铭说,“通过对活畜来源的真实性、备案抵押、纸质登记进行管理,有效解决了因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平台不健全而导致的活畜抵押登记难题。”

  为强化贷后监管,银行机构联合科技公司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5G网络等科技力量,给牛戴上“耳环”式耳标,实时记录牛的生命体征。银行机构客户经理和农业养殖合作社不仅能随时随地查看牲畜活动轨迹,还可以对牲畜体温进行监测,实现了牲畜轨迹定位、生命体征检测、智能盘点、数据采集等全程在线,保证了牲畜抵押资产安全性,降低了银行信贷风险。

  叶晓铭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由政策性保险公司为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农业农村部门和第三方科技公司协助有效管控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消除养殖户不敢贷的顾虑,从而有效盘活了牧民手中活畜资产,释放了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持续走深走实。”

  今年截至10月30日,阿勒泰辖区共办理活畜抵押贷款业务354笔,发放贷款1.28亿元,规模较上年翻了一番。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中共阿勒泰地区委员会主办| 声明: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906-2315631| 投稿邮箱:aletaibao@126.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5-0018| 邮发代号:5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