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 2023年12月06日

努力创造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上接第一版)

  隔壁是个四人间。租户都是附近物业公司的保安。他们向总书记打开了话匣子:“这里有公共的厨房、洗衣房、浴室,还有会客室,外面有羽毛球场、篮球场,蛮好、蛮好!”

  “下一步你们有什么打算?”总书记亲切问道。

  来自山东临沂的苏元宝说:“再发展一下,我就把老婆孩子接过来,在这里租个一居室。”来自安徽宿州的吴涛说:“我想考个证书,再找个女朋友,在这里安个家。”

  “好啊!扎根,落户,发展。”总书记微笑着说,“你们也是上海的建设者、贡献者,所以上海也要关心你们。”

  要离开时,社区居民纷纷围拢上来欢送。

  “我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到闵行来调研了一天。这次再到闵行来,看到整个面貌焕然一新。”习近平总书记言辞谆谆,“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路子。外来务工人员来上海作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一个城市的温度,在不弃微末的建设中累积,靠不舍昼夜的发展去呵护。室内、室外,上海在紧凑的空间里腾挪,努力给百姓多一些公共区域。这座城市,公园加速“生长”,5年间从243座增加到了670座。总书记深刻指出:“把上海这样一个超大城市建设好、治理好,要有大格局、大思路,也要有精细化思维和‘绣花’功夫。”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始终望向人民:“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要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人民城市的本质属性”。

  

  布局如棋

  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的重视,由来已久。

  在浙江工作时,他就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努力;在上海工作时,主动挑起龙头带动的担子;到中央工作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总书记分别于2020年8月和这一次,主持召开两场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

  在总书记的亲自谋划、持续推进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这次座谈会,与会者拿出的发展成绩单,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提供了有说服力的注解:

  多年来,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保持在1/4左右,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30%。

  2022年,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25.4%;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25%;进出口总额占全国35.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40.1%。

  2023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国31.1%;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60%、1/3和1/3,新能源汽车产量约占全国2/5、全球1/4;在建和已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约占全国1/3,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占全国26.4%;外贸总额占全国36.7%,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占全国40%左右。

  高铁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3倍,营业里程占全国1/6。

  ……

  总书记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比喻为引领中国发展的“三大引擎”,其中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之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这是党中央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定出的新目标。

  时隔三年的前后两次座谈会,从“扎实推进”到“深入推进”,会议名称的差别背后,是党中央对这项国家战略持续深化升级的要求。如何抓?总书记给出了答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

  座谈会上的新部署,看一域,亦观全局;看当下,亦谋长远。总书记提出四个统筹、五大举措,如弈子,思虑深远。

  四个统筹蕴含深刻系统观念:“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

  五大举措彰显深远战略考量:长三角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

  两相对照,创新、机制、协同、生态……这些词汇的重叠使用,鲜明昭示着长三角的下一步发展走向、战略举措,导向十分清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绝不只是形式上的组合,而是一次由表及里的重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在错位发展、联动发展中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壮大整体实力,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在做乘法。

  看创新,长三角汇聚了国家许多压箱底的战略科技力量。如何疏堵点、破卡点,把“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改革创新化为区域活力?总书记指明方向:“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发展共同体。”

  看开放,得区位之优势,有开埠兴市之先机。长三角区域一直是改革开放前沿,视域广阔,吞吐万千。总书记强调:“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成为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看生态,长三角区域产业富集、城市密集、人口聚集,生态空间相对拥挤,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这次座谈会,总书记基于现状,鼓励三省一市加强生态保护红线无缝衔接,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区域绿色制造体系,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发挥示范作用。

  ……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总书记嘱咐大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要下大功夫,更靠长功夫。要坚持稳中求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只要认准是正确的事情,就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干下去,决不半途而废,决不南辕北辙,决不回头倒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就要这样,一步一步往前走、一项一项往前推。”

  积跬步以至千里。这次座谈会,将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一个深化升级的新阶段。在万千瞩目中,三省一市已开始新的奋斗,合奏一场高质量发展盛大协奏曲。

  中国和世界,期待着这里的新奇迹。

  (新华社上海12月4日电)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中共阿勒泰地区委员会主办| 声明: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906-2315631| 投稿邮箱:aletaibao@126.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5-0018| 邮发代号:5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