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2023年09月01日

刘晓蕊:助孩子们圆梦就是我的梦想

  

  

  □记者 胡俊秀

  

  “谢谢您让我的初中生活闪闪发光,是您让我爱上了运动,爱上了羽毛球……”“刘老师,我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吉木乃县初三毕业生写给刘老师的话语。

  学生口中的刘老师是来自吉林省四平市第十四中学的柔道教练刘晓蕊,现为吉林省援疆干部、吉木乃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师。

  今年3月,刘晓蕊来到吉木乃县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教育援疆工作。5月,刘晓蕊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从吉木乃县60多名学生中选拔出6名羽毛球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组队参加地区首届羽毛球比赛。

  “刚接到这个任务,我有点忐忑。我不是专业的羽毛球教练,羽毛球只是我的日常爱好,怕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刘晓蕊坦言。在与孩子们一起投入紧张训练时,刘晓蕊发现他们的底子很好,有天赋、有韧劲,更有梦想。

  “当时,距离比赛只有一个星期时间,要想取得好成绩,挑战很大。”刘晓蕊告诉记者,“打比赛选择球员很关键。为了让优秀孩子脱颖而出,我让每个孩子都上场对打。”

  一个叫马静茹的孩子让刘晓蕊印象深刻。“马静茹的手法虽然不专业,但爆发力强、反应也快,关键是有特别棒的球感!”刘晓蕊力排众议,执意留下了马静茹。后来,在团体混双比赛中,马静茹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个名叫阿恩沙尔·木拉提的男同学,除了打球稳,身上还有股特别的劲,必赢的气势很足。”刘晓蕊说,气势压倒一切。比赛就要兴奋起来,而不是紧张或者害怕。

  “干将”选好了,刘晓蕊并没有忙着让他们没日没夜投入训练,而是教他们如何在比赛中站位、如何打点位。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她把训练安排在了下午课后,每天保证孩子训练2个小时。刘晓蕊说:“团体赛重在配合,各有分工,不能抢位,尤其是在混双中,男在攻,女在防。”

  吉木乃县没有专门的羽毛球馆,刘晓蕊就带着孩子在学校的操场上训练。6个孩子中,有4个哈萨克族孩子。刘晓蕊说,虽然大家族别不同,但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孩子们心很齐、接受能力也强,教什么都能及时掌握。

  此次羽毛球团体比赛分男双、女双和混双三场。“第一轮男双比赛,由于没有经验,我们输了。在女双比赛中,我指导球员主攻对方弱点,查漏补缺。大家吸取教训、反应迅速、奋勇拼搏,进入了第二轮。在最后一轮混双比赛中,我重在鼓舞士气,团体赛打到最后比的就是心态。”刘晓蕊说。最终,吉木乃县获得初中组团体比赛第一名。

  沉甸甸的奖牌是荣耀也是见证。刘晓蕊说,这份成绩完全归结于孩子们的努力拼搏。

  吉木乃县教育局副局长郭东涛说:“刘晓蕊的身上总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只要是她想做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好。她为吉木乃县初级中学赢得了荣誉,也为援疆教师做出了榜样。”

  说起对吉木乃县的印象,刘晓蕊说,阿勒泰地区很重视体育运动,这里的孩子身体条件非常棒,周末经常能看见他们骑着自行车去球场踢球。孩子们也特别好学,课堂上专心听讲、踊跃回答问题,课堂下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学习氛围特别好。

  刘晓蕊说:“任何一项运动都需要日积月累,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们不断提升体育技能,让那些拥有体育梦的孩子离梦想更近。”

  刘晓蕊(左五)与孩子们合影。

  资料图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中共阿勒泰地区委员会主办| 声明: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906-2315631| 投稿邮箱:aletaibao@126.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5-0018| 邮发代号:5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