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三部曲

生态印记与金色乡愁

阿勒泰日报 2025年07月18日

  ◎在中国版图西北极境的阿勒泰,有旷野、星空、雪山、草场,还有河岸的风、起伏的山脉、奔腾的骏马、美丽的姑娘……这里早已成为无数人的“诗和远方”!依托喀纳斯、禾木等顶流旅游IP,这里每年吸引逾300万游客,更因雪都胜景与边境风情成为“此生必去”的梦幻之地!这里不仅是多元民间文化的交汇点,更是《国家地理》权威认证的徒步胜地!


  ◎杜波

  

[神往阿勒泰]金色山河的生态诗章

  

  阿勒泰的苏醒,是自然庄严的默祷。阿尔泰山巅滑落的第一缕朝霞,揭开夜的薄纱。雪峰熔于橙红,岩壁柔和,积雪跃动亿万金芒。暮光则缠绵成绛紫绢帛,低垂群峦,染慵懒流云为山巅游魂,共谱无言深邃的生态诗篇。

  云端俯瞰,亘古苍茫尽收眼底。山峦如凝固波涛,云霭为纱,而山麓褶皱间生命的绿意星点,是最质朴震撼的生态告白。身旁云涛翻涌,恍若地上奔腾之河跃上天穹嬉戏。甫一落地,甘霖天降,清冽如大地母亲深情馈赠,洗去风尘、叩开心扉,邀人步入金色山河的纯净怀抱。

  驻足的脚下是牧人千年迁徙的永恒画卷。夏牧场绿茵无垠,羊群如云游弋,深浅蹄痕缀成大地绵延音符,踏响草原乐章。毡房炊烟细弱执拗,在蓝天书写游牧与草原共生史诗。烟火下藏着转场风霜,也酝酿大地恩赐的马奶酒般欢愉——刁羊赛起,马蹄如雷卷青浪,剽悍骑手俯身夺羊。他们是旷野骄子,以血肉回应风霜,凌厉鞭影诠释着与山川草木共命运的剽悍“自由”。

  克兰河静静流淌,像一位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的老朋友。它从遥远冰川发源,清澈河水孕育着万千生命。河岸边蒲公英随风摇曳,金黄花海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年长牧人站在河边,望向远方……见有人想要采花,她颤巍巍上前制止,“它们也有生命!”简单的话语里,藏着世代相传的生态智慧。

  白桦林是北疆最灵动的生态诗行。禾木原木小屋如童话积木,被银亮枝干与翠叶环抱,融于林海。牧马人穿行其间,“嘚嘚”蹄声惊飞山雀,没入深绿,扰动片刻复归宁静。登观鱼台,夕照如熔金浸透层林,木屋青烟袅袅,时间凝成温润琥珀。远眺群山怀抱,喀纳斯湖若天神遗落碧玉,静默涵养万千生灵秘境。湖水随季幻化:初春浅绿如纱,盛夏沉淀幽蓝。泛舟三道湾:神仙湾雾霭空濛似仙境入口,月亮湾碧水如月拥苍翠,卧龙湾沙洲若蛰水蛟龙,守护自然造化与时光秘密。

  戈壁深处,滴水泉传说在风沙中低吟荒漠生命奇迹。相传,濒死旅人忽见石隙渗泉,滴答落于苔草浅洼。痛饮甘冽,直抵灵魂如神迹。今驼铃远逝,古道湮没,新公路如刀锋割裂戈壁。唯隐秘泉眼仍在暗处执着滴答,似大地深处未被喧嚣湮灭的生命脉动,声声敲打岁月鼓面,提醒荒芜之地的脆弱内里生机。

  暮色降临于“阿勒泰的角落”书吧。暖灯下,老杨慢沏金骏眉,茶烟氤氲。李娟蘸满风霜、温情与生态智慧的著作静默生辉。窗外将军山银装如练,恍惚间,似见宋江涛林中小屋身影——炉火烤肉滋滋,乌苏啤酒泡沫轻涌。墨香书斋与烟火木屋,同为漂泊灵魂驿站。阿勒泰的魔力,如母收容渴望回归自然、寻觅心灵原乡的流浪根须,予片刻安宁滋养。

  离别日,五彩滩沐奇诡霞光。额尔齐斯河劈开鸿沟:左岸胡杨叠翠流金,生机勃发;右岸雅丹苍黄赤紫,荒芜冷峻。嶙峋土丘夕照下浓烈如大地深处不灭篝火。此景令人顿悟阿勒泰的魂魄——非遗世桃源,乃生命与荒漠永恒对话、相互塑造的壮阔现场,昭示生态多样与自然演变伟力。正如民间谚语:“我们的根不在泥土里,而在每一次仰望星空的沉默中。”驼铃没于风沙,蹄印消于雪野,唯灵魂深处对宇宙的沉默仰望,如无形丝线,将万里之外的我们,与此沉默丰饶的金色山河及其生态密码、生命启示永恒相系。这金山银水,终成倦怠旅人灵魂故园——因每滴渗土滋养万物的纯净融雪,每缕风中舞动散发大地清芬的草芥,都以原始本真语言,召唤风尘仆仆的我们,复归于天地初开时那份赤诚、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切敬畏。

  

  

  [金色山河记]流淌的生态忧思

  

  溯额尔齐斯河而上,如触大地金色脉搏。秋阳下河水粼粼碎金,似天神遗落金丝绦带,蜿蜒群山万壑。源自冰川心脏,挟亘古寒意,润两岸生灵。河水清冽,倒映纯粹蓝天流云,卵石游鱼历历可见,划开温柔涟漪。

  秋日阿尔泰山是铺天盖地的金色盛典。山峦披覆深浅金黄,如潮涌天际。天空澄澈深邃令人心颤。白桦林被阳光点燃,叶如淬炼金箔耀目。风过金叶纷飞,优美弧线后轻盈覆于松软落叶层。行步沙沙,如踏黄金时光甬道。阳光透枝叶洒落斑驳跳动光斑,恍若金币欢舞。

  牧人转场是金色画卷最雄浑笔触。牛羊群汇成棕黄生命河流,缓缓流向冬牧场。牧人跨马挥鞭,吆喝声山谷回荡碰撞。蹄踏闷响、清脆鞭声、牛羊呼唤、松果坠地“噗噗”,共奏大地深沉交响。飞扬尘土为迁徙蒙上金色薄纱,神圣苍茫。

  夜宿老牧人腾格尔毡房。炉火跳跃,橘红光影流走其沟壑脸庞。他拨弄火堆,炭火噼啪,声低沉如土地:“我们游牧人,从不久停一地。草场需休养,如人需安眠。”火光映照浑浊明亮的眼:“年轻时,河水清亮如天神镜,能照整座山影。捧一掬水,可盛天上星星。”话语饱含对往昔清澈的怀念,亦压着变迁的无声忧虑。

  翌晨狂风骤起。毡布被卷走,腾格尔眯眼望天际厚重乌云:“这风啊,一年比一年暴烈了!”叹息浸透无奈,藏大地之子对自然微变的敏锐觉察。

  深入群山,穿密林踏厚落叶,入隐秘山谷。陡崖上,千年岩画风霜洗礼线条清晰:奔跑岩羊、狩猎牧人……指尖轻拂岩羊轮廓,感受石壁坚硬冰凉与岁月微痕。夕阳余晖透山隙精准落岩羊眼,刹那生灵炯炯注今人。然细看,部分岩画边缘剥落,石壁裂纹隐现,无声诉说时光侵蚀风雨剥啄。

  腾格尔曾指远山言,草场日渐稀疏斑驳如老人顶发。昔日汩汩泉眼相继沉默。他数羊时目光总飘向那方向——曾泉流闪烁生命光泽,今唯余干裂黄土,如烙大地胸膛的焦渴伤痕。老人眼神迷离,似清晰重见童年那永不枯竭的清泉:晶莹水珠阳光下跳跃碎裂,闪烁永恒光芒。

  暮色返河畔。河水幽深莫测,缓流承载群山秘密与沉重心事,只映两岸山体模糊巨廓。河水从容流向未知远方,裹挟阿尔泰山全部记忆故事。远峰渐隐暮色,唯峰顶倔强反射天际最后微光,如大地擎起金色灯盏,微弱执着。

  河流奔涌向归宿,岩画静默凝时光。金色光芒,在最远山巅燃烧,也在最古岩画沉淀。我们被湍急时光裹挟前行,无人知河流终向何方。金色山河依旧,光芒犹在。如今,这光芒亦清晰照亮前行路上愈拉愈长的生态忧思之影。

  

  

  [梦中的阿勒泰]精神的生态乌托邦

  

  梦里的阿勒泰,超越尘世时间永恒,早深植梦境生根发芽,蔓延伸展成丰茂精神牧场,喂养对自然原乡的亘古渴望。

  如你亲见春迟,那残雪向阳角闪寒光,野花迫不及待,枯黄草甸探娇嫩脑袋,似初醒大地惺忪睡眼好奇打量世界。夏日喀纳斯湖善变灵动,时流淌翡翠碧透,时沉淀苍穹幽蓝。游牧白毡房如星辰散落湖畔,袅袅炊烟与低垂云朵缠绕缱绻难分。秋风掠,白桦林瞬燃纯粹耀眼金焰;冬降临,阿勒泰沉入雪怀抱,冰河若蜿蜒银蛇静卧,牧人马蹄踏破雪原寂静,清脆节奏是白色国度最动人心跳。

  梦中国度,邂逅万千生灵共舞。身披兽皮目光鹰隼锐利远古猎人邀滑野雪,无垠雪地飞驰,风声呼啸耳畔似穿越万年时空。转瞬他换鲜艳现代滑雪服,然眼中荒野野性光芒未减,铭刻血脉对自由的渴望。牧人赶白云般羊群转场,清亮歌声与马奶酒醇香辽阔草原随风飘荡,勾画最生动游牧图景。

  最惊叹是其梦中千变万化姿态。时而是李娟文字里贫穷却烟火温暖的裁缝店,各色布料堆叠如山,掩少女雀跃含羞隐秘期待;时而幻化剧中自由奔放广阔天地,李文秀在无垠草地奔跑,迅疾风追不上飞扬青春足迹;更多时褪尽人文修饰故事痕迹,还原纯粹本真自然存在——月亮大得惊心动魄,亮得万物褪色,沐浴倾泻近乎神圣清辉里,灵魂涤荡通透,化荒野部分,与寂静山峦、沉睡松林同呼吸。

  每次挣扎梦醒,灵魂历经剧烈恍惚。窗外都市车马人声鼎沸,与梦中辽远宁静、纯粹祥和形成刺眼对比。阿勒泰于我,是遥不可及却心驰神往的童话,亦是时时魂牵梦萦的精神故乡。如诗人低吟:“有乡愁的人是幸福的。”而我深溺甜蜜略带酸楚折磨——为从未踏足地理坐标,倾注如此深沉无解眷恋。

  如今阿勒泰游人如织。将军山滑雪场飘着拿铁醇香,热气球喀纳斯湖畔缤纷升空,镜头贪婪追逐每处标注“风景”。但在我梦里,它永远定格在未被现代驯服的刹那——晨雾隐现牧人毡房,炊烟山岚缠绵天地初息;正午白桦林抖落金色光雨,每叶讲述古老寓言;暮色额尔齐斯河粼粼波光如星子跳永恒圆舞。

  我的阿勒泰,是腾格尔皱纹藏转场故事;是克兰河蒲公英抗风霜倔强身姿;是暴雪夜毡房里马灯摇曳温暖光晕。梦境拒成明信片风景,固执保留马蹄踏碎薄冰脆响、孩童雪垒稚嫩城堡、牧羊犬月光下拖长孤影。当现实阿勒泰被导航精确标注、攻略分割消费符号,梦境愈清晰守护净土——那里时间流速与融雪同步,空间广袤以牧歌悠长丈量。或许真阿勒泰,早非地图经纬定义坐标,成钢铁森林辗转灵魂共编精神图腾,工业化浪潮集体潜意识对生态原乡深情回望。或许,每个澄澈眼神既映阿勒泰星空,亦倒映每个游人心深处未能抵达的旷野。

  的确,阿勒泰不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而是人类写给自然的情书,是时光长河里永不褪色的诗意,是万千游子神往的乡愁……

  

  作者简介:杜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白城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散见于《中国报道》《女作家学刊》《中国环境报》《文谈》《诗刊》《脊梁》《中华读书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等,参与撰写《吉林蓝皮书·吉林文化发展报告2025》中《“吉林西部文学”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课题,参与编辑2022、2023、2024《中国·樊湖诗歌年选》《绿野年度优秀作品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