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的力量

——评常悦平诗稿《千堆雪》
阿勒泰日报 2025年05月09日

  


  

  ◎杨建英

  

  常悦平给我的感觉就四个字:沉稳安静。

  退休前,我在地区文联组织过多次诗词雅集,每次都会邀请她。活动中,她总是安静地坐在角落,极为投入地与大家一同欢笑、鼓掌、感动流泪。唯有轮到她分享时,才略为腼腆、谨慎地起身,但一开口,便能让人感受到沉静中积蓄的强大力量。如今,她携诗稿《千堆雪》与我们相见。读过之后,仿佛踏入了一个满溢温情与回忆的世界!这里,有童年的纯真欢笑、故乡的山水田园、田野间的生机勃勃,有父亲坚实的背影、母亲的温暖怀抱,还有过年时的欢乐祥和、大雪后的银装素裹……

  常悦平的诗作篇幅短小,多以短句呈现,分行巧妙地契合语言节奏,读来自然流畅。她的诗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最动人的当属其写给母亲的章节。诗中,母亲的微笑、叮嘱和付出,化为诗人心中永恒的感动。在《有一种年轻不会老去》的段落中,她这样写道——

  妈妈年轻了,虽上了岁数。年轻时的妈妈,却像个老者;那时,年龄只是一个纯粹的数字……原来,妈妈在陪着我们慢慢长大的同时,自己也找回了曾经丢失的年轻。如今,年过半百的我,依然无法准确说出妈妈芳龄几何。若真要形容,只想说:芳华无关年龄。

  的确,艰苦岁月里,生活的重压于再年轻的母亲而言都会让其显得愈发苍老!

  在常悦平的诗集中,童年是最为璀璨的明珠。她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无数美好的瞬间:在田野,挖“老鸹蒜”、吹蒲公英、捉红蜻蜓、摘秋海棠的日子;在河边,嬉戏玩耍的片段,都如同生动画卷徐徐展开。童年记忆是珍贵宝藏,常悦平用诗歌将它们一一珍藏——

  

  《那些年小村庄的春与秋》

  一条沙土路,绕过几个山坡延伸至村头

  一条弯曲的小渠沟映入眼帘

  调皮的清流,眯着眼仰望蓝天

  浅浅的渠沟里,流淌着朵朵白云

  春风挽着白云,白云依偎着麦田

  钢铁侠模样的稻草人,日夜守护着心爱的麦田

  爸爸裤脚上的泥巴点,闪闪发光

  额头汗珠,晶莹如钻

  当又红又大的夕阳,落入孩子们的梦乡

  辛劳的妈妈笑盈盈望着刚出笼的馒头

  咧着嘴的馒头恰似她灿烂的笑脸

  童谣里的稻草人和妈妈

  一把泥土,一把汗水

  抚育着天真的泥娃娃

  

  《久远的记忆·水井》

  水井很小,小得容不下流浪的雨滴

  有时又很大,有着海一般的胸襟

  白天,盛满清泉和几朵云彩

  把天空荡漾成深邃的梦境

  夜晚,守着静谧的村庄向星星低语

  它向往天空的辽阔

  羊角辫欢快的倒影,点亮了它的梦想

  静默是它的秉性

  春来秋去,它一如既往收留着白云的身影

  它也怀念,那曾润泽村庄的时光

  在听不到蛙鸣声声的时节

  那副扁担,卸下了肩头的重担

  旧桶静立井边,成了永恒的风景

  故乡是诗人心灵的归宿,那片熟悉的土地,承载着无尽的故事与情感。诗中的故乡,有青山绿水、袅袅炊烟,有乡亲们的淳朴笑容,一草一木都饱含着她对乡土的眷恋。大雪,是冬季的精灵。常悦平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出大雪纷飞的纯净之美,洁白的雪花如同天使的羽毛,为世界带来了宁静。

  

  《村庄很小 雪很大》

  那个叫阿克塔斯的村子,在我眼里一直很大

  当大雪落满村庄,它一下子就变得很小很小

  雪是从西北来的,翻过乌拉尔山之后

  沿着额尔齐斯河顺流而下

  最后来到阿克塔斯村

  在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中

  村子陷入了沉默,不愿和冷空气握手言和

  只想着漫天飞雪

  大雪中,阿克塔斯的愿望很小、很小

  父亲,是家庭的脊梁。诗中的父亲,以坚强与深沉的爱为家人撑起了温暖的港湾,他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诗人。

  

  《是雪,让我想起了你》

  门,被大雪封堵

  推开门,就是另一个世界

  我跟在你身后,你为我带来一个洁白的世界

  还记得一个,有你有雪的清晨

  我跟在你的身后,看到这个世界的干净

  全世界只有你和我,我亲爱的父亲

  知性的光芒引领探索;童年的欢乐成为永恒,故乡的山水与白雪的纯洁,交织成生命最美的画卷。

  从常悦平的诗作中,能真切感受到,她不追先锋、不赶时髦,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生活、记录生活的纯粹。她的诗歌,如同清泉流淌在读者的心田,让我们在繁忙、喧嚣中寻得宁静。愿每位读者都能在这本诗集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