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河南等地暑期学生团走进吉木乃县体验民俗活动

阿勒泰日报 2025年08月11日

  

  

  本报讯(实习记者 塞力克·肯恩斯汗 通讯员 胡阿尼什·那斯哈提)吉木乃县依托资源优势,将打羊毛、做毡子等传统技艺融入特色旅游体验项目,让民俗文化焕发新的活力。近日,由北京、河南等地的近百名家长与孩子组成的旅游团走进吉木乃县,近距离感受并亲身体验民俗活动,开启了一段难忘之旅。

  据了解,阿勒泰羊肉质鲜嫩多汁、营养丰富,脂肪分布均匀,是羊肉中的上品。在当地牧民的餐桌上,阿勒泰羊以各种烹饪方式呈现,成为了招待宾客的佳肴。而阿勒泰羊羊毛纤维长、弹性好、光泽度高,是制作毡子的优质原料。在吉木乃县,制作毡子的传统技艺代代相传,历经岁月沉淀愈发精湛。牧民们以巧手将羊毛变为实用且精美的毡房、毡帽、毡靴等制品。

  体验现场,家长和孩子们首先观看了牧民们演示打羊毛和做毡子的过程。只见牧民们熟练地将羊毛梳理整齐,然后用特制的工具将羊毛打散,接着均匀地铺在木板上,喷水、卷起、滚动、拍打……每一个动作都充满节奏。孩子们瞪大眼睛惊叹连连,家长们则纷纷举起手机记录。

  随后,游客们开始动手尝试。他们学着牧民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铺着羊毛,用力滚动木板,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传统技艺的魅力。“这是一次特别珍贵的体验!”河南游客杜鹤说。

  学生王时浩兴奋地说:“我第一次知道羊毛能变成毡子,自己动手做特别有趣!我还了解了阿勒泰羊的很多知识,原来它浑身都是宝。回去后,我一定要把这次经历讲给同学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