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胡俊秀
盛夏七月,万物并秀。7月7日至9日,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和田召开。连日来,阿勒泰地区援疆干部认真学习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持续深化对口援疆工作,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新贡献。
教育援疆:培根铸魂育新人
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在提升教育援疆效果上聚焦发力,推动新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两年来,援疆省市充分发挥教育援疆综合效益,统筹推进文化、素质和思政等教育,有力促进阿勒泰地区教育水平提升。
吉林省援疆干部,地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万峰表示:“我们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深化教育援助,促进两地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实现援受两地教育同频共振,持续推进阿勒泰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自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援疆教师殷红,作为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科带头人,既注重教学体系建设,又积极开展对当地年轻教师的“传帮带”工作。由她指导的2名教师获得了自治区青年教师授课大赛、课程思政大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她表示:“今后,我们将依托校地合作协议,持续为边疆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吉林省援疆干部、吉木乃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刘晓蕊表示:“我将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各民族学生在共同学习中加深友谊、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孩子们青春奋斗的求学路上绽放得更加绚烂。”
医疗援疆:既治标更治本
会议强调,要抓好对口援疆任务落实,完善对口援疆工作机制,发挥受援双方两个积极性,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
“医疗援疆既要‘救急’更要‘谋远’。”这是黑龙江省援疆医生、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梁松岚对援疆工作的认识。近年来,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在援疆医疗团队的帮助下,加强脑卒中心建设,建立“院前—急诊—专科”一体化救治网络,开展血管内治疗、多模影像指导超时间窗溶栓,大力提升救治效率,让患者不出阿勒泰即可获得精准救治。梁松岚说:“未来,我们会深化‘远程医疗+实地巡诊’,将优质资源下沉至村级。同时,积极构建区域卒中中心网络,降低致残率。不断扩大‘本地化’医技培训覆盖,助力新疆医疗卫生体系从‘输血’迈向‘造血’,让援疆之光照亮边疆每个角落。”
吉林省援疆干部,阿勒泰地区中医医院(哈萨克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姜霞表示:“我将深刻把握阿勒泰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任务,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各项工作,传技术、带徒弟,帮助受援医院提高综合实力,让医疗援疆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切实把医疗援疆打造成为惠民工程、民心工程,为当地卫生健康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吉林力量。”
文化润疆:凝心聚力促认同
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在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文化润疆上聚焦发力,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两年来,援疆省市和阿勒泰地区文化频频互动,进一步提升了受援双方的文化体验,成为践行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吉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宣传文化组副组长、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文鹏表示:“我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身体力行推动援疆工作任务落实,立足喀纳斯生态旅游资源,优化景区旅游服务保障措施,着力做好规范市场秩序、整治环境卫生、强化安全监管等工作,在生态保护、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等领域用心用情用力,以实干担当谱写援疆工作新篇章。”
近年来,黑龙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积极打造“旅游+文化+研学”线路,自2023年首次开通主题研学列车后,规模每年翻番,今年“龙泰号”研学游计划承载两地中小学生400余人,首批44名阿勒泰中小学生已于7月7日抵达哈尔滨。“我们将继续以文化为桥、旅游为媒,增进民族情感,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助力新疆繁荣稳定的重要支撑。”黑龙江省援疆干部、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专业技术人才田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