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地区广大西部计划志愿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阿勒泰日报 2025年05月09日

  

  

  

  

  

  

  本报讯(记者 董世菊 通讯员 丁豪豪)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在阿勒泰地区广大西部计划志愿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西部计划支教志愿者、现服务于阿勒泰市阿苇滩镇克孜勒哈巴克完全小学的张凯说:“细细读完这封回信,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信中的每一句话都让我振奋不已。初到学校时,面对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我便下定决心要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教授英语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可看到孩子们的成绩有了稳步提升,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欣慰。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未来,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用青春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让更多孩子通过知识点亮未来。”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无数志愿者的青春誓言。布尔津县西部计划志愿者魏刘源表示,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志愿者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让我们明白,在西部这片广袤土地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有着非凡的意义。在志愿服务中,他不止一次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深深感受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触动让他深知自己的付出虽小,却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

  “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在服务中,不断提升能力,用专业知识为西部发展添砖加瓦;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惧困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魏刘源说。

  哈巴河县西部计划志愿者蒲东作为一名联络员,对那句“发光发热”有了新的注解——我们的光,是让哈巴河县所有在岗志愿者的灯盏常亮;我们的热,是为他们抵挡风雪,让理想在边疆深深扎根。

  蒲东表示,未来,他将把服务做得更有温度——建立“老兵带新兵”成长链,让离岗志愿者的经验成为薪火;搭建“云端资源库”,把工作记录变成随时可查的电子口袋书;更要让每个志愿者的故事被看见——用界碑旁的展板、短视频里的笑脸,告诉全国青年:哈巴河的星光,正因千万双手托举而璀璨。边疆的青春答卷从不单属于个人,当我们甘作雪橇板载着更多年轻理想滑向旷野,便是对“强国有我”最深沉的回答。

  在福海县,西部计划志愿者冯兴竹用心推进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她说,每一次完成任务,每一次与群众的真诚交流,都让她深刻明白,自己微小的付出,能够为这片土地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为当地群众的生活增添一份温暖与希望。正是在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她学会了担当,学会了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冷静思考、解决问题,收获了弥足珍贵的成长与蜕变。

  “未来,我将怀揣这份热忱,继续砥砺前行。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发光发热,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冯兴竹说。

  共青团吉木乃县委员会书记迪达尔·朱马别克表示,“作为一名西部省份的共青团干部,要激励广大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扎根基层一线的年轻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当好青年的知心人、好朋友。”

  张睿聪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第十五届“梦想接力”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队队长,作为正在服务祖国西部的一名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他倍感振奋,同时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脚下有山河,一往无前。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张睿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