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群众呼声就是努力方向。今年,地区将实施城乡老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工程列为十件民生实事。加快城市燃气、供热、供排水老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解决群众关注的城市地下管道泄漏、运行不畅、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解决乡村区域配网设备重过载、低电压、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实施通信覆盖工程建设,重点对自然村、牧区、小区、电梯及地下停车场等无良好信号覆盖区域进行覆盖,全力保障各族群众生产生活通信顺畅。持续完善农村自来水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行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满意度。同时,持续推进农村供水水源保护与水质监测,进一步提升偏远散区域农牧民饮水安全。
办好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鲜活体现,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关系群众利益,关乎百姓幸福。
梳理2025年地区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从解决“就业难”,到提供“养老暖”,从治理“基础设施堵”,到承诺“居家社区养老顺”,每一项举措都紧扣群众急难愁盼,每一笔投入都彰显为民初心,每一件事都是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实事。
这座城市正用实际行动向老百姓作出郑重承诺:有诺必践,一诺千金!
是“愿景图”更是“实景图”
增进福祉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改善民生贵在“日拱一卒”的实干。
今年,地区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同样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对百姓反响好、呼声高的事项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对百姓反映强烈、热切期盼的事项及时跟进、谋划落实。
“在民生实事事项征集确定工作中,我们精心做好‘加减法’,目的就是将‘群众期盼’与‘政府能做’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所忧之事办好办实。”地区行署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刘栋介绍,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持续聚焦一批群众关注度高的项目,比如针对高校毕业生、农业转移人口、困难就业群体,分别提出与需求相匹配、与规模相适应的细化支持措施,总体注重新事新意、凝聚合力、内涵提升、软硬结合。
办好民生实事贵在“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要求我们既要办好眼前的事,又要管好长远的事;既要让广大群众在短期内受益,又要发挥常态化效应。比如,城乡老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问题,就是按照从通讯覆盖、电网架设向良好信号覆盖、供电可靠转变的思路,一步步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由“保基本”向“高品质”升级。刘栋说:“对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工程,地区各有关部门将建立长效推进机制,下足‘绣花’功夫,倾注‘工匠’精神,一件接着一件、一年接着一年办实办好。”
办好民生实事,贵在用心、重在落实。近年来,地区探索建立十件民生实事工作推进机制,塑造形成了地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各项实事落实有条不紊。“作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民心工程’‘暖心工程’‘幸福工程’,我们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让一个个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图’真正变成幸福生活的‘实景图’。”地区民生实事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表示。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2025年,阿勒泰地区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聚焦民生实事,以担当解难题,以实干破瓶颈,一件接着一件办,办理一件成一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阿勒泰不断书写着民生发展的新篇章,也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有品质、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