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比如,总想上厕所,而且感觉口干,喝多少水都缓解不了,身体消瘦,经常感觉乏力、头晕等。高血糖会引起全身各个器官发生病变,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长期血糖高不控制,还会使抵抗力下降、神经发生病变,甚至出现糖尿病足,所以,血糖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睡觉时若有这3个表现,说明您的血糖偏高了。
1.频繁起夜
过高的血糖会使血液渗透压增加,出现口渴、多饮、尿液增多,主要表现为频繁起夜。
2.睡觉前有饥饿感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睡觉前3小时吃晚餐,这段时间所有的食物基本上完全消化,所以,人也不会有饥饿感。
但如果血液中的糖分无法正常代谢,随尿液排出,身体得不到能量供给,就会有明显的饥饿感,这时候就提醒我们血糖可能升高了。
3.皮肤瘙痒
血糖过高,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阻碍皮肤的正常代谢,皮肤就会受到刺激而出现瘙痒,尤其晚上比较明显。
控制好血糖,“五驾马车”缺一不可
糖尿病治疗中的“五驾马车”即:饮食、运动、健康教育、自我监测和药物。
1.饮食
饮食要求“两高四低一平”。“两高”:高复合碳水化合物(如谷类豆类,大多数水果和蔬菜)、高膳食纤维;“四低”:低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一平”:中等蛋白质。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提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糖类和脂肪类食物,使血糖血脂达标。
2.运动
运动能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消耗体内过多糖原,降低血糖。运动还能降低血脂、减轻体重、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从多方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
3.健康教育
要接受正规科学的健康教育,与身边糖友多进行经验交流,既吸取有益经验,又能舒缓心情,有益身心健康。
4.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非常重要,通过血糖监测能够摸索出自己的饮食、运动管理方案,也有助于配合医生调理好血糖。
5.药物治疗
药物分为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大类,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管理血糖,目的是使血糖达标,减少并发症发生。
据科普中国